今年冬天特別冷,泡溫泉成為市民的休閑選擇。很多人都認為,溫泉水不僅可使肌肉、關節(jié)松弛,消除疲勞;還能擴張血管,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,加速人體新陳代謝,對緩解痛風、神經(jīng)痛、關節(jié)炎等均有一定效果。不過,即便如此,溫泉也不能隨心泡,泡得不當也會成為“健康殺手”。
衛(wèi)生部中日友好醫(yī)院急診科副主任醫(yī)師郭詩東就曾接診過一位因為泡溫泉突發(fā)心臟病的病人。這位老人原本是“三高”老病號,在溫泉里待的時間太久再加上空腹,突發(fā)了意外。有家長還喜歡帶著孩子泡溫泉。對此,首都兒科研究所兒童生長發(fā)育研究室主任李輝建議,盡量不要帶3歲以下的嬰幼兒泡溫泉、洗桑拿;大男孩泡溫泉也要注意溫度不宜過高、時間不宜過長。
李主任前些天恰巧看到一位媽媽帶著3歲多的兒子在40度的溫泉池里玩,她趕快勸告那位媽媽,最好別讓男孩泡溫度高的溫泉,因為睪丸怕“高溫”。高于體溫的溫度也就是36攝氏度以上的溫度,對于睪丸來說就是“高溫”,會對睪丸的生精上皮細胞造成損害,不利于睪丸發(fā)育。稍大些的男孩泡溫泉也要注意溫度不宜超過35度、時間不宜超過15分鐘。此外,處于生育期的成年男性也不要天天在溫泉池子里泡著。“現(xiàn)在不孕不育的人這么多,家長一定要注意從小保護孩子的生育功能。”李大夫同時指出,曾經(jīng)帶兒子泡過溫泉的媽媽們也不要過度緊張,泡過幾次溫泉不等于就一定造成了生育能力損害,“但我希望家長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盡量避免不利于孩子發(fā)育的各種危險因素”。除了泡溫泉,父母也最好少帶孩子去溫度過高的溫泉、桑拿室之類的場所長時間玩耍,因為溫度高會使全身血管擴張、腦組織相對容易缺血、缺氧,經(jīng)常缺氧對腦發(fā)育也是不利的。
對于成年人來說,泡溫泉也要看身體狀況。中日友好醫(yī)院的郭詩東建議,血壓控制得不好或近期突發(fā)過心腦意外的患者不宜泡溫泉。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在規(guī)律服藥且當下病情穩(wěn)定的前提下可以泡,但要有人陪同,而且不要在空腹和餐后馬上泡。進入溫泉之前,要先用水擦拭身體,再慢慢進入池中,不可以一下子就跳進去,避免引起血管劇烈的收縮和舒張。泡溫泉的水溫切忌太高,一般應保持在40攝氏度左右,浸泡時間也不要過久,每次下水不能超過15分鐘;并且不要讓水位超過心臟的位置,以免血管突然擴張,發(fā)生意外;起身時應謹慎緩慢,以防因血管擴張、血壓下降導致頭昏眼花而跌倒。泡溫泉感覺身體不舒服時,就應該離開休息,別扛著。